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大卫·S·高耶 / 乔纳森·诺兰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鲍勃·凯恩
主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 / 汤姆·哈迪 / 安妮·海瑟薇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玛丽昂·歌迪亚 / 加里·奥德曼 / 迈克尔·凯恩 / 摩根·弗里曼 / 朱诺·坦普尔 / 乔什·平茨 / 丹尼尔·逊亚塔 / 内斯特·卡博内尔 / 伯恩·戈曼 / 连姆·尼森 / 乔伊·金 / 艾丹·吉伦 / 希里安·墨菲 / 乔什·斯图沃特 / 马修·莫迪恩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悬疑 / 惊悚 / 犯罪
官方网站: www.thedarkknightrises.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2-07-20(美国) / 2012-08-27(中国大陆)
片长: 165分钟(美国/中国大陆)
又名: 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 / 黑暗骑士:黎明升起(台) / 蝙蝠侠-夜神起义(港) / 蝙蝠侠前传3:黑骑再起 / 暗夜骑士崛起 / T.D.K.R. / TDKR / Batman 3: The Dark Knight Rises
最新动作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剧情简介:
检察官哈维·登特(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饰)死后的八年间,哥谭市在戈登警长(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饰)的努力下有效地遏制了犯罪活动。而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因为背负谋杀登特的罪名,被 警方通缉,在哥谭市销声匿迹。然而,这看似平静的状态被恐怖分子贝恩(汤姆·哈迪 Tom Hardy 饰)的出现打破,他利用猫女(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偷取布鲁斯的指纹,致使韦恩集团面临破财,布鲁斯被赶出董事会。为了保证韦恩集团投资的能源项目不被坏人利用制造核弹,布鲁斯帮助米兰达(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饰)成为董事会主席。贝恩接下来一连串精密设计的计划将哥谭市陷入孤绝之境,毁灭之日指日可待。布鲁斯只能再次肩负起拯救哥谭的重任,然而至亲的管家阿福辞职离开、猫女的背叛、贝恩的凶残手段,爱人米拉达的真实面目露出,都让他拯救哥谭的行动变得不可能。
最新动作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精彩影评:
若以一部好莱坞大制作来衡量,这是一部精良的水准之作(4或5星);若一定要以诺兰前作的高度评判,则功力有所下降(3到4星)。
此片客观水平由近9分的《黑暗骑士》与《致命魔术》,以及8分多的《侠影之谜》,降到了七八分的水平。
(一)风格
此前的诺兰作品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作品是高鹗的红楼梦。由令人不舒服地撕开真相,转变为大而化之地弥合真相;由对现实结果的乖僻质疑,转变为对社会发展的美好畅想;由复杂格式塔结构的经卷,简化为篝火旁动听的寓言;由苦行僧式的求索,降为暑期合家欢。
诺兰电影原本个性显著,阴郁悲观的哲学论调浸淫全篇。这部电影回归了大团圆结局,棱角渐平,个性渐隐,是一部深谙主流叙事法则的工整作品。作为终章,也完成了向英雄主义原型故事“共性”的靠拢。
(二)情节
《致命魔术》中阴魂不散的双雄纠缠,惊天地泣鬼神的舍本对决;《黑暗骑士2》中joker与光明骑士、黑暗骑士的拉锯战,斗智斗力的辩论与角逐,以及一堆有血有肉的群像——那些精彩的对峙沦为此片中例行公事的贝尔,及被制片方拉来表演体力消耗的一群明星脸。
男主角心爱的女人由此前作品中的各种死法转变为此片中的神仙眷侣逍遥游。此前诸片中那种永失所爱的诺兰烙印绝非哗众取宠,而是剧情走向的必然。男主人公痛彻心扉的状态,有着苦心孤诣的哲学考量。真相很simple,但是不easy,这是诺兰在数部影片中念念不忘的命题。有否勇气面对真相,及在揭示与隐瞒之间的撕扯,往往导致了女主角的死亡,及男主角随之的悲怆。回响力透纸背,旨在向观众有效传达编导对人性极限的认知与追问。(若不计前传序章,则诺兰参与编剧的每部电影女主角都会惨死——《追随》\ 敲;《记忆碎片》\ 药;《致命魔术》\ 吊;《黑暗骑士》\ 爆;《盗梦空间》\ 跳。)
上一部中正反派心理与哲学上的反复较劲降为本片的两次肉搏。与大反派的武斗过程略显俗套。初次遭遇一定要由于轻敌先被打成废人,然后经由智慧老人点拨与内心领悟,再次遭遇反派大boss时把大boss打成废人。肉搏胜败的逻辑变为星矢的遭遇,第一次惨败,第二次——同样的招式对圣斗士来说是没有用的——当然大胜。
自我超越的过程由一波三折、复杂漫长的天人交战(eg:选择救私爱还是救公义)与对敌死战,降为此片中直观地往井外爬三次,前两次必败,第三次毫无悬念的成功爬出。黑暗骑士中大量的情节精简为如今公式化的三次努力,事不过三,第三次一定成功,成功的秘诀是放弃看似最必要的工具(安全绳索)。
事件的发生由上部中的呼之欲出,降为此片中的模棱两可;由剧情所迫下的狭路相逢,降为图解了的狭路相逢(如蝙蝠侠在索桥上面对贝恩)。上部中的动作与飞车追逐是“情节化”了的,动作没有抢情节与哲思的戏——每一次遭遇战与追捕,都是不得不如此。譬如小丑为了劫持哈维而故意被抓、又逃出的全程,环环相生,扣人心弦,事件始末与人物动机,哪怕是一个出卖了戈登局长的配角的动机,都有理有据,丝丝入扣。而这一部的动作爆炸戏则有些做作——蝙蝠侠专门要求猫女带她去会会贝恩,然后展示两人缓缓远去的背影,观众就歇了下来——你看他要去上门单挑了,他要去了……然后就上门了,见面二话不说真就打起来了,然后就如你我所料,栽了大跟头——某天蝙蝠侠一拍脑袋突然说要去打贝恩,要去就能去,一去就见着,见着马上打,仓促必倒霉……此前的诺兰电影哪会这样便宜你的智力、怠慢你的神经?让你悠哉悠哉地看着节奏的停滞与结构的掺水?最后的搏斗也是,这些打斗都是吃着“我是好人,你是坏人”的老本而打的,缺乏新意,缺乏细节,缺乏含金量。
以此类推,该片整体结构从前作的紧凑、千回百转又一气呵成,变为庞杂、松弛散漫而无所适从。前作的人物与事件不一定就比此片少,但是它们互为犄角,紧密围绕核心冲突,像原子的结构一样,让观众欲罢不能;此作中的多线情节,群像人物,张罗得有点力不从心,角色之间,事件之间,角色与事件之间,要么彼此孤立,要么牵强相连,分散了观众的情感,卸载了观众的兴致。每场戏的关联与转场,事件的发生与中止,都流于平淡一般,缺乏必要性,难以深入人心。譬如女反派与蝙蝠侠的一夜情,以及各色人等的来来去去,都较为随意。如此,观众的带入感与跟进力度就被削弱了(或许受限于篇幅)。作为终章,各个方面 ,都需要照顾到,但观众若有空停下来想到这一层,则已属这些情节安排的失色。
“一小撮人挑起的暴乱!”“砸碎旧制度!”——诺兰挑起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大摊子,却不知该如何打理。发展到这一节,剧情反不如之前从容地铺陈,像是被卸了力,陷入到模糊的低迷中。随着片尾抢救核弹的到来,之前本就吞吞吐吐、快兜不住了的社会层面展示,更是赶紧不了了之—— 一个戒掉美式流俗的企图在历经一番挣扎之后,还是躺回了“好莱坞老妈妈”永远而甜蜜的怀抱——这就是好莱坞的非凡,它不满足于把普罗大众给哄开心了,他还要亲切地拍拍乖戾的知识分子的肩,尽管某些时候效果欠佳:抢劫富人等混乱场面表现得闪烁其词,很没底气,几个镜头匆匆点过,而后再无反映。经济制度被暴乱打破后,应造成全城恐慌,各种社会后果,本是很有发挥空间的;但各方面毫无互动,缺乏明晰而有力的后续反应,匪众、警察与市民,悄无声息,呆滞含混,好像只是承受着,承受着……唯一的审判像是生插进去,因果松软,没有下文,让人感觉暴动是暴动,审判是审判,市民是市民,住家里的还是住家里,街上人少点而已——警察困地下,领导躲家里,蝙蝠侠呆井底,贝恩不知道在哪里,还有两三个主角在各自团团转……每拨人守着一个小空间,各要素油水分离,彼此隔绝,没有融进一个反应链的系统中。上一部中状况频出、陈陈相因的动作集锦,变成了此作中横亘的状态展示,自在而无为。如此看来,本是向商业属性回归的影片,倒是显示出一股子文艺范儿。
伏笔由前作里的一路铺垫,削减为此片中的零星安插。以往的伏笔埋得又深又长,一路都有迹可循;回溯到片头,事态的发展水到渠成,系众向所归,让人无话可说(《致命魔术》可作为“伏笔教科书”)。此片伏笔简陋,造成揭示时观众不肯轻易买账,譬如反派男女主角的真实身份。
结局由A也没赢、B也没输的无限对峙,回到一般意义上的好莱坞故事模式。振聋发聩的片尾揭晓,转变为皆大欢喜的幸福联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问号变成了句号。
(三)元素
台词由诺兰字字千钧、微言大义的大师级水准,降为好莱坞一流台词润色专家交的优秀作业。譬如在舞会上贝尔与安妮的对话妙语连珠,节拍一正一反,一问一答,见招拆招;这样的对白在经典的好莱坞故事片中比比皆是,但若以诺兰的前几部作品相比,则失于深入表达,沦为徒有其表的花枝。井底关于希望与绝望,恐惧与动力的说白,都很出彩,但台词有如漂亮衣服,还要有故事这位“漂亮人”穿上才有意义。
上一部中点到为止的格斗变为如今冗长乏味的左勾拳、右勾拳、推倒、提起来摔,因为实在缺乏细节但又要hold住长度,就通过每打一下卖力地吼一声,与刺耳的撞击拟音来充数——如果希望增加动作戏来增加通俗易懂的可看性,那么可以请个像样的动作导演……动作设计得不好看,导致在打戏上也无法达到《黑客帝国》那样的效果。而此片偏偏喜欢秀打斗,抡起拳头砸,闷着脑袋冲,抱着腰摔,写实得几乎成了拳击纪录片,打得还不如《百万美元宝贝》好看。蝙蝠侠腿脚老化的设定并不能作为打戏平庸的理由,不敌也应有不敌的动作设计。蝙蝠侠是常人亦不能成为打戏粗糙的借口,拳脚功夫可以既写实,又拍得精美而富于想象力,兼具拳脚的硬朗、你攻我防的带入感与养眼的翻飞破坏效果。但或许这就是诺兰的坚持,他想要格斗回到西方本土化的传统来——在香港武术指导(洪金宝、元奎、袁氏兄弟)受聘好莱坞之前,西方电影里凡遇打架都是最让华人观众摇脑袋的,那真的是纯斗殴:蛮力的较量,肌肉感,铁块的撞击感,迟钝地,真实地,看着让人着急地,这或许才是诺兰心中白人爷们儿的干架。
诺兰的招牌交叉剪辑,回忆与现状的交织所产生的张力,随处可见的前后呼应,反派打倒自己时说的狠话一定要在打倒反派时回敬给反派,这些元素仍在。在影片开头处,凯恩老爷子对贝尔洗手不干、在异国他乡欢度余生的憧憬,也在片尾有了照应,产生一种要遥遥相望、时间与情怀的合力。让我想起《心灵捕手》中,主角的朋友曾说,真希望到你家找你喝酒时你不在家,并且永远不在了,那就说明你已经远走高飞成功了,在影片结尾这位朋友到主角家敲门,主角果然不在了,这位朋友若有所思的笑笑,走了。这编排真的很好。
而有的时候,交叉剪辑由于缺乏情节推动的支持,及观众对角色的移情,而略显枯燥。如最后高潮中,镜头反复在挂在卡车上的戈登局长与蝙蝠侠等各人物间切来切去,每次切回到东倒西歪的局长,内容毫无区别,只为表明事件同时发生着——情节看似紧张(音效震耳欲聋,镜头更换频繁,人物哼呀嘿呀),实则毫无进展。尤其是在经过通篇的习惯性大轰大嗡与交叉剪辑肥大症之后,再重复看导弹追来追去,炸弹运来运去,人物爬上爬下,配角说这说那……观众开始看表。
机器展示,爆炸效果,飞车追逐,群架场面,枪战镜头,音效震感,若把以上“诸君”从诺兰前作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的“余威战车”上请下来,单看这些效果,只是一部比较一般的好莱坞大片。以上元素并非诺兰倚重,而他以往的看家本领——双雄对决,玩概念,几个人物的复杂关系,对人性底线的逼问等等,在此作中,又都稀释与瘫软在简单乐呵的平铺直叙中了……
(四)角色
蝙蝠侠的女人由象征着绝对真理的中流砥柱,降为卖酷卖俏皮的MV女郎;由暗示着精神意义的深刻人物,降为宣示着视觉美感的体操演员;由幕后的脑力劳动者降为冲在最前线的打手。蝙蝠侠对红颜知己的苦涩寄托,清教徒式的自我牺牲,则降为男女调情、你进我退、你追我赶。猫女的装酷蔚为大观,各种猫步,跳跃,飞车,轻挑地打斗,卖俏的事件,应皆出于票房考虑。
对反派描写量上的减少,导致正反派对决过程质上的流失,从而缺少观影结束后良久不语的领悟与荡气回肠的反思。反派头目由深不可测、变化万端的阴暗思考者与行动者,转变为一张符号化了的脸谱;对Joker纵深的大篇幅交代,被替换为对贝恩扁平的概述;由前作中娓娓道来的描摹,步步为营地渲染,降为此作以点带面地轻描淡写,生硬而透着廉价。
本片把贝恩塑造成一个与小丑全然不同的人物,他用暴力与强权来奴役人心,他的面罩另有象征,这都没有问题,但是得描写得精彩才行。大反派几乎没有交流与对抗,发动暴乱后就似乎无事可干,模糊而疲软,看不到心理与人性方面的挖掘。跟joker的手下比,暴徒千人一面,无论是贝恩手下还是释放的囚犯,外无表现,内无逻辑;尽管老大无厘头地格杀勿论,小弟们仍然毫无反应地听凭使唤,像是游戏里的“兵”,行尸走肉,苍白而缺乏说服力;或许是对泯灭个性的东方集体主义的隐喻,但显然这样做拖累了影片的故事性,多数观众也无暇深究其中的隐射意味;这样一来,利弊谁大,就不好说了。贝恩干巴巴地见人就拧脖子,照本宣科的演讲,以及低级的犯罪方法,使人物陷入无趣与平庸。这个反派大佬最后在半秒内被炮轰至消失,没有任何铺垫与迹象,都有点反应不过来——这就完啦?大家毕恭毕敬烘托的一个大boss原来什么都不是,然后不予追究了。
潜伏在好人身边最后才揭露的坏人降为了《龙门飞甲》中背后捅刀子的范晓萱;装到最后,突然发难,背后一刀,也不致命,再开始一五一十地陈述深藏已久的大背景……这个坏女人最后如同两个老头一样(戈登与摩根),亲力亲为,亲自上阵,开着卡车就干起来……然后就撞死了;咽气时眼睛突闭,草草一死,充满着喜感,因为她眼睛闭得很心虚,而她死时说了很多话,感觉演员是台词说忘形了,突然想起该死了,临时补的一死,而片场导演实在还有太多事要烦,所以这一条就勉强要了……(临死时优秀的表演与拙劣的表演的区别就是气球泄气与一针戳炸的区别)。
角色的揭示与转变由前作中的顺理成章,降为此片中的硬拗与突兀;人物行为由前作中的别无二路,降为此作中的任意可否。一男一女、一明一暗两个反派的关系交代得非常弱。反派女主角在真相大白后的情形,让人想起阿紫和游坦之的关系。蝙蝠侠只要碰到贝恩的“马嚼子”,贝恩就喊疼,所以当蝙蝠侠狠砸铁口罩时,我以为可以看到贝恩的真嘴了……然而他恶魔的眼睛里流露出柔和的神色——这样的揭示是好莱坞老套路了,就连《功夫熊猫》里那个恶煞花豹到最后也会交代他童年可爱的一面。可在这一部中,却转变得欠圆润。
老管家也由先知式的不动声色的智者,降为哭哭啼啼博取同情的可怜老人。对于管家与少爷的戏,补上前几部中所缺乏的温情元素,本是很好的,但加得过多了,就有些过犹不及。戈登局长与摩根.弗里曼研究员也由稳重的出谋划策者,变为哼哧哼哧的体力劳动者。
角色塑造要么力度平均而无突出,要么只有突出而无辅佐。如果市民的缺席是为了暗讽贝恩所标榜的“革命”并非人民的革命,而是暴政与恐怖主义,或是表明蝙蝠侠是脱离群众的孤胆英雄,那么,对群态的描写也应有张有弛,有点有面,因果勾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体剜除,使人物关系明显失重,剧作效能大打折扣,而且对其它阵营群态的描写也都过于粗略。
(五)延伸
原旨宗教式的暴力统治,对红色政权的暗喻,对发动流氓无产者打破私有制的描写,对私设公堂以正义之名行专制之实,对民主的缺陷与独裁的追思,被困在地底留了一口活命的三千警察成为积攒实力、最后反抗暴政的生力军,让人联想起被困在敦刻尔克、后来侥幸保命的三十万英法联军,成为最后诺曼底登陆的主力……;这么多文本,这么多内容与意义,这么多历史与联想,本来可以好好深挖,可能是出于对老少咸宜的票房考虑,这些本来可以用来深度探讨的篇幅被大量的支线交代、打架、卖相、飞行器、导弹核弹所取代。
(六)整体
文戏减少,武戏增多;软件减少,硬件增多;心理减少,动作增多;深刻减少,噱头增多;形而上减少,形而下增多。纵深扁平化,哲学娱乐化,幕后前线化,概念图解化;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降为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既想迁就市场又想稳住精英,造成既不像第一部那样商业得珠圆玉润,更不如第二部那样深刻得一骑绝尘,而是溶化在各个方面、多种意图的相互抵消中,变成了“中人之姿”。
因为诺兰曾经把电影提高到了那样一个高度,哲学思考与故事情节可以如此水乳交融,结构精巧天衣无缝,步步紧逼不容喘气,观罢掩卷沉思,恍若隔世;故以此衡量,才对这部《崛起》有过高的期望,便有了这些过于苛责的多余的话。作为一部暑期档大片,它仍是灵与肉兼具,高科技、装帅、英雄主义、惩恶扬善、社会意义全都有的推荐之片。
(七)妥协
此片不像前作那样可以由诺兰表达自我,任意发挥,它有原著界定,有大片属性,有大结局的必然,有吸金片的定位(虽然艺术与娱乐并非总是势不两立),所以自不必拿它与才华横溢、肆无忌惮的《记忆》与《魔术》相比。诺兰不是一个批发故事的商业螺丝钉,也不像伍迪艾伦那样有滔滔不绝的情节剧诉求,更不是港片二流导演那样一年一部的产量。诺兰是少而精,是高贵的,体面的。一个哲学思想,用一两部精品影片表达足矣。他对悲惨世态的见解,对阴暗人性的拷问,能够用易懂的故事片大众情节表达出来,就已经是深入浅出、繁简合一的功力了(《记忆》与《魔术》的个人诉求走得有点远,但是是抡得最圆的;《黑暗骑士》与《盗梦空间》是个性与主流、艺术与商业融合的典范)。像伍迪艾伦那样拍四五十部影片与一辈子拍四五部影片的编导,要表达的核心意识,其实也都就那么几点,因人制宜,不过是有的导演分为多部拍出,有的导演拍得少点罢了。
导演有两个极端类型,一是“螺丝钉”导演,只负责在流水线体系下拍片(跟做买卖并无二致),一种是有着深沉个性的艺术家与哲学家(做成了是大师,做不成就是无名怪咖)。前者是量产批片的导演(老板要拍什么我拍什么),后者是慢工出细活的导演(我想拍什么才会去做工作、拉投资拍什么),无论拍多拍少,几部作品就能盖棺定论。绝大多数导演介于这两端之间。小津安二郎说,导演如同天桥底下站街的妓女,都是看人脸色,依人鼻息,食人星唾,卖笑卖乖讨饭吃的。流水线下的“螺丝钉”导演更是如此——唯利是图,其它免谈,无所谓灵魂与秉持,搓得圆,揉得扁——这也是一种能力,跟天生的好嗓子一样,是天赋,不是想学就学得好的。所以就算那些曲高和寡的导演情愿委身庸俗,努力外圆内方,也未必能做得漂亮。更多的情况是,商业艺术,各守一隅,开花结果,难以互溶。所幸在西方相对健康公平的用人机制下,艺术气质的导演脱颖而出的可能性增多了,他们白手入行,相对单纯(诺兰,索登伯格,昆汀,etc)。这样的导演恐怕更需要有所不为,保持本色。当然一旦做大,必然被资本化,与商业大片接轨自然要对自己的诉求有所妥协与隐藏(主流大众不需要不合时宜的尖刻,或只需要自欺欺人的中庸)。尽管如此,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诺兰恐怕也需要像蔡泽劝说秦相范雎要适可而止一样,尽量保持本色吧。
以上影评来自豆友:掉队的雁子